|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王优玲 于祥明 张钟仁
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今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随着政策持续显效发力,上半年房地产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供需出现了哪些变化?未来房地产发展空间如何?记者近期赴北京、上海、山东、湖北、四川等地调研,深入了解市场动态。
新华社记者 许苏培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经济增益世界的关键,正在于其深刻而多维的“开放性”。一个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开放格局的中国,正不断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新动能,为所有拥抱合作的国家带来珍贵的发展机遇。
新华社记者 高 敬
近期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部署的将来一个时期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其中之一。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要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辽宁日报讯 记者史冬柏报道 7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要求,研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人民建”与“为人民”有机统一、“建设”与“治理”协调推进,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一圈一带两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健全城市工作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推进城市工作,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安全韧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讯 记者肖友竹 刘征报道 7月22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八部委防治造假刚性制度实施方案。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红莉主持学习会并讲话。
本报讯 记者张晶鑫 黄利闿报道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中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友好理念。近年来,我市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空间适儿化改造,提升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硬实力”,改善教育、医疗、文体、安全等“软环境”,空间建设成效不断显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权益保障不断推进,具有营口特色、民生本色、幸福暖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朱 琳 姜 姗
“往年清理地膜得费不少工夫,还清不干净,今年营口企业为我们捐赠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用起来省钱省力!”塔城地区乌苏市头台乡杨家庄子村棉农王吉亮笑着向记者介绍。
7月18日,记者跟随辽宁省新闻媒体赴塔城地区采访交流团队来到乌苏市。这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全国优质棉主要种植县市之一。由于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地膜在当地棉花生产中应用广泛——农户称“没地膜,不成苗”。但地膜残留和带来的土壤板结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