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刘 鹏 张 巍
2024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改造工作,以“科技破题、数据赋能”为核心,推动监管模式从“人工巡查”向“智能追溯”转变,成功破解了危险废物监管难题,为生态环境安全筑牢“智慧防线”。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市危险废物监管面临着“数据不准、追溯不畅、效率不高”的现实难题。人工记录台账易出现错漏、涂改,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现场检查需翻查大量纸质资料,监管效率不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危险废物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更给生态环境安全埋下隐患。随着我市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改造的推进,这些问题正在被彻底改变。
本报讯 记者程靖雅报道 9月18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在营口万达广场开展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营造全民关心国防、支持人防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市国防动员办公室通过设立彩虹门、咨询台、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市民普及国防知识,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本报讯 记者苏小桐报道 9月17日,我市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暨业务培训班,搭建政府、金融保险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有效融合。
此次活动由省知识产权局主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承办。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沈阳代办处专家讲解专利权质押的基本概念、登记手续、办理方式、网上办理流程等内容,为我市金融机构和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了可行方法和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介绍政府补贴政策、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及服务保障内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还围绕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授信业务政策、准入门槛和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内容进行讲解。
本报讯 记者张晶鑫报道 9月17日,“工匠杯”2025年营口市职工技能联赛暨全市港口行业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技能大赛举行。赛事紧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以赛促训,推进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让工匠精神在港口一线落地生根。
本次比赛由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联合主办,设置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集装箱场桥)和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两个赛项,共吸引70多名港口技术能手同台竞技。比赛采用个人赛形式,主要考核选手调整、运行相关机械设备,及吊具准备等方面的能力,并由裁判对选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评分。市级联赛中的各工种优胜选手将被选拔参加省级相关工种技能大赛。
本报讯 记者吴镇平报道 202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赵殿哲来自吉林省,现就职于国网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公司。凭借相关政策,他每月可申领1000元生活补贴。
今年他还在鲅鱼圈区买了房子,并领到政府的购房补贴5万元。他说:“对于我这种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政策特别好。”
本报讯 记者于海洋报道 9月17日,“科学健身 志愿同行”营口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在平安广场启动。
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健身舞交流展演,社会体育指导员向大家讲解“家庭简易健身动作教学”和“运动损伤预防”的相关内容,并分享健身器材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报记者 孙 瑞 王 伦
九月金秋,大石桥市汤池镇三家子村的鸡心果迎来了采收时节。在大石桥市建丰园艺果树家庭农场,红艳艳的果子挂满3000多棵鸡心果树,2.5万公斤鲜红饱满的鸡心果早已被南方客商预订一空。
鸡心果果形上圆下尖、色泽红润、清脆爽口,近年来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建丰园艺果树家庭农场这片果园自2021年栽种以来,每年九月初都有客商慕名而来,今年果树挂果期提前,客商更是早早登门,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将果子尽数收走。
本报讯 记者张若涵报道 日前,站前区以“法护青春,伴你成长”为主题,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项宣讲活动。,进一步防范校园欺凌,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南开分校和站前区建设小学,专业律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趣味问答引入校园欺凌的概念,并结合校园常见场景,深入浅出地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基础法律知识,让晦涩的法条变得通俗易懂。工作人员还现场发放反对校园暴力等主题的普法宣传手册,并为学校“小小普法宣传员”颁发聘书,鼓励他们积极传播法治知识。